查看原文
其他

听大德为你解析什么是最好的爱情?

2017-10-01 圆明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




/



从轮回的角度来说,所有的关系都要被解构!今生你是我的妻子,你下一世不一定是。对,你死,我死,大家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死,就算在同一个时间死,他们都会进入不同中阴的轨道,不同生命的轨道,不同生命的轮回。所以,你会发现,如果“我爱你”这句话是真实的话,那唯一的真相就是你曾经对无数人说过这句话,这句话曾经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,无数次的被描述。


这世上真的是一场梦,我们的关係和生命彼此都会失去对方。因为会失去,所以格外珍惜,而不是要延续一种执著,知道吗?比如说你是我爹、你是我娘、你是我儿子……下辈子也是我儿子。千万不要延续这种执著!因为延续这种执著是非常痛苦的。对,没有多长时间还要做这种生生世世的打算。如果不延续这种执著,而仅仅是因为彼此的会失去,所以格外珍惜,这样你就可以跳出很多自我的障碍。


父母的爱、儿女的爱、夫妻的爱等等,最深的爱就是彼此要解脱,要找到灵魂的方向,找到生命的方向。而不是不知道他(她)的方向,他(她)在哪里我也不知道。真正的能够解脱,真正的不用再无数次去重复、无数次去纠缠、无数次去陷入自己的幻觉。


那剩下的问题是,佛教徒用什麼样的方法来挽救这样一个情感呢?


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感,如果看到世间情感的真相居然是这样,就觉得很灰暗而没有了意义。我曾经付出了一切,居然是必然崩塌的一种关系……但实际上,一定是这样的情况。而佛教面对的方法就是——真正的希望自己能脱离这种幻觉的纠缠。也许我没有能力让他(她)解脱,但是希望用我的愿力,令他们能够与佛法结缘,他们也能真正的解脱,不再受著这种轮回的幻觉所折磨。同时,通过自己愿力的方式来衔接这种感情:无论生与死,我都在替你修行;无论生与死,我都忆念你的解脱;无论生与死,时间和空间,都阻隔不了我真正的爱和真诚,这就是佛法和世俗人的状态不同之处,是一种修行的力量。


 

—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



世间对爱情颇多溢美之辞,如“只羡鸳鸯不羡仙”。意思是,只羡慕像鸳鸯一样,与爱人携手同老,相伴终身。除此,就算是天上的神仙,超越三界的佛陀,给我,我也不羡慕。欲界生命都耽著情爱,有一首词说: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叫人生死相许。”自古以来,多少人赞美爱情!为之讴歌,为之伤怀。尤其在人们年轻时,会认为这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,为之深深向往。


古人说:“爱的感觉,是温暖;爱的语言,是正直;爱的心地,是无私;爱的行为,是成全。”但事实上,爱,究竟是否正直无私?在经历了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后,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。


人与人之间所谓的爱情,归根结底,它不是无私的,而是自私的;不是为了他人的福祉,而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乐;它不是正直、温暖的,而是有条件的、痛苦的;它建立在对方对我的行为上,一旦这个前提条件变化,自己的情感就随之变化。


但人们对此视而不见,依然被世间对爱的赞美所迷,徒然追寻着永恒的爱。


—索达吉堪布



 男女相恋时海誓山盟,爱到至深至切时甚至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。 奇怪的是:当其中一人另有新欢时,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诚心献上祝福。如果为了爱一个人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时,当对方找到另一个可以给他更多快乐的人,我们为什么要生气、愤怒,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呢?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藉口,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「爱」是什么?

 

热恋中的男女总希望二人能永远不分开,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对方绑在身边,只要一分开就感到痛苦,会用尽各种方法追踪对方的行动。虽然嘴上说是关心,其实不过是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,当贪念愈来愈多、多到无法满足时,我们就会因为达不到而产生痛苦,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爱一个人愈深,痛苦也愈深的道理。


—宗萨钦哲仁波切



佛陀在《增支部》中说过:“爱可生爱,亦可生憎。”表面上,它是一种爱,但这种爱,会产生一种深刻的仇恨。为什么人们对所爱之人会有强烈的执著和控制欲?在他们的情感中,对所爱对境的嗔恨之心,也许远远超过关爱之情。如果没有感情的纠结,他们的关系也许平和如水;一旦爱恨交加,则今天欣喜若狂,明天可能会堕入痛苦的深渊。乃至他们的关系依然持续,这样的日子就不会终结。


爱和恨之间,相隔只有一瞬间。莎士比亚在《英雄叛国记》中说:“最亲密的朋友,一瞬间就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。”


的确,原来海誓山盟之人,可以以爱的名义,拔刀相向、毁容、把所爱之人变成残疾。这样的新闻,在各个国家的媒体中都时有耳闻。所以说,爱的背后,隐藏着一种特别可怕的憎恨。


爱是无常的。但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,一旦它变化了,我们就会感受到巨大的挫败,如同一种神圣的信念被摧毁了一样。世间有一句话叫: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”佛陀也说:“三界之中,独来独去。”三界中的生命,都是独来独往,随业风飘荡。只有业力如影随形,伴随着我们离开此世,除此之外,我们不可能与任何人同生死、共病痛。人们虽然信誓旦旦,要白头偕老,但实际上,他们更多的是在一起争吵不休、感受痛苦,直到无常到来。


《红楼梦》中,林黛玉一边扫花,一边唱着《葬花歌》:“试看春残花渐落,便是红颜老死时。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。”这是一首非常好的无常歌。春花初放之时虽然芬芳美丽,到了秋天却枯叶遍地;青年时代虽然红颜貌美,但很快就会满面皱纹、白发苍苍。终有一日,会花落人亡。但人们还年轻时,似乎完全忘记了他们会死。


前一段时间,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张花的图片,说:“我的花就要开了。”另一个人跟帖说:“他的花开了,我的人死了。”


佛陀在《长阿含经》里说:“恩爱无常,会合有离。”但世人没有无常的观念,总觉得,你原先对我很好,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样?


从前你青春红颜,为什么现在不复是从前的模样?


从前新车出炉价值昂贵,现在为什么不值那么些钱了?


贪爱之心如梦幻空花



妓女终止了卖笑生涯

故事一


佛陀在因地时,为度化众生化现为一个嫖客。第一天,他赐予一位名妓无价之宝;第二天,他付给黄金饰品;第三天,他仅付白银。妓女不服,状告国王。


佛陀说:“她出卖的娇躯,在一天天衰败,价值当然一跌再跌。如同鲜花已经凋零,蜜蜂不再汇聚。人们的爱恋之情也是如此,哪一个人不是喜新厌旧?一切因缘所生法都是刹那生灭的本性。年少翩翩,会被衰老磨蚀,最终,寿命也会被死亡侵夺。万法无常,那些不知生老病死之痛苦、徒然毁坏自己肉身的愚者,所迷恋的女人的身躯,无非是筋络下一堆骨架而已。有智之人,谁不知晓贪恋女人身体的过失和愚痴?”


听了这番话,国王赞叹不已,妓女也从此终止了卖笑生涯。



老密咒士与月亮童子

故事二

密咒士偶遇一位年轻美女,对她的贪爱之心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烧。后来,美女与人私奔,他心里的痛苦和嫉恨无以言表。此时,文殊菩萨化现为月亮童子,出现在其前,带给他无比的荫凉。


月亮童子让他了解,感情是无常的,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,最初的甜蜜,注定会腐烂变质;任何一种情感带来的唯一只有痛苦,而非欢乐;并且,它只是自心的一种执著,而非真实。

 

——索达吉堪布


分离是如此甜蜜的痛苦



释迦牟尼佛曾亲口说过,我们全都应该视我们的生命、我们所谓的家庭生活为一种“种康”(藏文)的体验,基本上意思就是旅店。在大旅店里,人们登记入住,然后付帐离开。正是如此;我们的生活就像那样:新朋友入住,老朋友离开。这是个令人赞叹的教授,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。如果你能看透这一点,这正是暂时性的美妙之处。暂时的东西非常好,非常令人喜乐,非常美。当事情停滞,变成永久时,就会发臭。


你应该这么想:与你丈夫、妻子、男女朋友在一起的这一生,非常短暂。即使你们在还呼吸着的这一生中可能不会分手,但迟早有一天你会死去。当你死去时,你们就分开了。在你死后,可能有三天你会记得妻子或丈夫的名字。但是到第四天或第五天时,你只会记得半个名字。到差不多第十天时,你甚至不记得他是他,还是她是她,或者他是她,或她是他。到大约第二十天时,你甚至不记得那是个人类。接着,下一生的力量在不知不觉间开始扩展。


例如,如果你即将投生为鸟,你的爱情和喜好,想要一直嗅着你男女朋友的气味,这会被看到一只虫子所引发的饥饿感取代;因为现在你即将成为一只鸟,你会想做飞翔之类的事情。到那时,你所谓的深爱的丈夫、妻子、男友、女友,那一章就结束了。而下一次,当你看到你的前妻或前男女朋友时,你也许是转生为一只鸽子,当你坐在他们面前吃面包碎片时,你甚至不会注意到他们,而他或她也不会注意到你。我们就是如此玩着轮回的游戏。

 

如果我们能够到上面的某处,向下观看我们之前的每一生,会非常令人惊异。事实上,阿罗汉能够这么做,他们到上面观看。


那会令人如此悲伤、快乐、欢喜,简直是不可思议。有多少人曾因为爱你而自缢?有多少人渴望得到你的爱?而你自己又有多少次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情和感情而悬梁?因此,要记住这个暂时性。


不仅是情感关系,一切都是如此。这杯咖啡有可能是我最后一杯咖啡;我现在拿着的这本书可能是我拿的最后一本书。


如果你能持有这种正念,你就会开始真正享受和真正去爱,像是“哇,这真是一本好书!“否则,我们总是想着下一件事,基本上就是为永远活着而做规划。总之,莎士比亚是怎么说的?我想他是对的。“分离是如此甜蜜的痛苦“,基本上这就是爱和情感关系。


—宗萨钦哲仁波切






显密本圆融

愚执自他宗

圣法原一味

无偏应普弘


推荐阅读




当修行遇上"爱情" | 宗萨钦哲仁波切对于年轻人的问答录

宗萨蒋扬钦哲仁波: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爱情?

爱,就是慈悲: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

5 .20 | 什么是爱?

爱的真相:责任与守护

爱与信仰的区别 | 听列诺布仁波切开示

噶千仁波切 | 清净与不清净的爱






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

全球范围免费流通、广大结缘

适合当代人根性的佛法书籍,

涵盖修行各个次第的精华。


期盼为所有想一窥佛法堂奥的读者,

筑一条方便之道,

不再寻寻觅觅!


恭请正法书籍

敬请关注以下公众号

选择我要恭请-填写收件人信息-完成恭请


近期可恭请书籍


《不只是要快乐:佛教的见地与修道》

(繁体版)


《白莲花——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》

(繁体版)


《唵嘛呢呗美吽——证悟者的心要宝藏》

(繁体版)


祈愿我们所有的人,

在亲近佛法的路上,

都能解除困惑,

得受传承加持,

契入心之自性!


虚空法藏流通中心志工

慧莲 手机(微信):13601319336

慧悟 手机(微信):13970791744


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了解 圆明文化事业 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